廣西:扎牢“網格”護春耕
人勤春來早。立春剛過,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全州縣才灣鎮的田間地頭便熱鬧起來。借著偶然露頭的太陽,南一村黨總支書記王軍榮抓緊整地、育秧、囤水、備肥,今年他計劃種3畝水稻。忙碌之余,他還不忘巡查村里的耕地,履行他作為南一村田長的職責。“耕...
- 作者:龐革平 黃尚寧來源:人民日報海外版|2022年05月11日
人勤春來早。立春剛過,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全州縣才灣鎮的田間地頭便熱鬧起來。借著偶然露頭的太陽,南一村黨總支書記王軍榮抓緊整地、育秧、囤水、備肥,今年他計劃種3畝水稻。忙碌之余,他還不忘巡查村里的耕地,履行他作為南一村田長的職責。“耕地是我們農民的命根子,一定要保護好、多種糧。”
全州縣位于廣西北大門,歷來是桂林市產糧大縣,素有“桂北糧倉”的美稱。“我們率先從省級層面全面推行田長制,壓實落細了耕地保護黨政同責和網格化監管的責任。”廣西自然資源廳廳長、自治區田長制辦公室主任陳建軍介紹,廣西已設立自治區、市、縣、鄉鎮、村五級田長,并逐步組建各地巡田隊伍,完善動態巡查體系,扎牢耕地保護“網格”,確保“地有人種、田有人管、責有人擔”。
田長制建立后,王軍榮感覺到保護耕地的擔子更重了:“過去我們一直很重視耕地保護,但明確實行黨政同責和網格化管理還是第一次。這表明各級黨委、政府對糧食安全更重視了,耕地保護除了村一級,各級都有人抓、有人管。”
南一村只是廣西扎牢耕地保護“網格”的一個縮影。2021年9月,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、政府出臺實施意見,成為全國從省級層面全面推行田長制的“第一梯隊”,拉開了實行耕地保護黨政同責和網格化監管的序幕。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堅決執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,年內共落實建設項目耕地占補平衡997宗,補充耕地數量1.65萬公頃、水田規模5317公頃;堅決執行農村亂占耕地建房“八不準”要求,共查處整改違法用地3.5萬余宗,整治新增農村亂占耕地建房131宗,同比下降77.3%,新增問題得到有效遏制。
在農業農村、自然資源等部門共同努力下,廣西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實現了“雙增長”。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測算,2021年廣西糧食播種面積達4234.35萬畝,總產量1386.5萬噸,同比分別增長0.6%和1.2%,較好保障了“米袋子”。
下一篇:沒有了!